【從爆炸到精準濺落:SpaceX星艦第十次試射終成功】

記者:CharlotteY

· 國際

Section image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於本港時間今早大約7時半成功完成「星艦」第十次綜合試飛任務,實現火箭第一級「超級重型」助推器與第二級飛船首次同步完成預定海域濺落,標誌著這一全球最大運載火箭的關鍵技術驗證取得重大突破。此次試射不僅驗證了多發動機協調、飛船再入大氣層與熱防護系統等核心能力,更首次成功進行了在軌衛星模擬部署及發動機太空重燃測試,為未來執行月球與火星任務奠定基礎。

本次發射於德州星際基地進行,是SpaceX在因天氣與技術問題兩度推遲後的本週第三次嘗試。火箭升空約三分鐘後,助推器成功分離並執行複雜的翻轉與回燃程序,採用三種引擎配置模式進行下降控制。值得注意的是,SpaceX在此過程中主動關閉一具引擎,以驗證備用引擎在著陸階段的可靠性,最終助推器僅使用兩具中央引擎完成末段懸停,於發射後約七分鐘精確濺落於墨西哥灣預定海域。

火箭第二級飛船則繼續攀升至亞軌道高度,在飛行第十九分鐘起以每分鐘一枚的速度成功部署八顆「星鏈」模擬衛星,這些模擬器在再入大氣層時按設計完全燃盡,避免產生太空垃圾。此後飛船進行了最具挑戰性的單具「猛禽」發動機太空重新點火測試,證實其具備脫離軌道及返回地球的機動能力。在再入大氣層階段,飛船以約五倍音速承受極端高溫,儘管部分被刻意移除的熱防護罩導致飛船裙邊受損,兩具引擎仍成功將其減速至亞音速,最終於發射約67分鐘後濺落印度洋。

SpaceX創辦人馬斯克在社交平台高度讚揚團隊表現,強調此次任務收集的數據對星艦系統的持續優化至關重要。此次成功對SpaceX而言別具意義,因該火箭在今年第六次與第九次試飛中曾發生爆炸事故,三月的第八次試飛更曾在發射後失去聯繫,顯示出重複使用運載火箭技術的極高挑戰性。

隨著第十次試飛達成預設目標,星艦的可靠性與設計成熟度顯著提升。該火箭作為美國太空總署「阿提米斯」登月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將承擔載人登月與深空探索任務,而此次成功也為SpaceX實現火星殖民的長期愿景注入強勁動力。

web pag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