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 ─ 粵港人民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隆重揭幕】
【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 ─ 粵港人民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隆重揭幕】

「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 ─ 粵港人民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今日(28日)下午四時於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八樓堡壘大堂舉行開幕典禮,來自政府、文化及學術界的重要代表雲集,為展覽揭開序幕。展覽旨在回顧和呈現廣東與香港兩地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共同抵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歷史,並藉此促進歷史教育與和平價值的傳承。

開幕典禮由多位主禮嘉賓主持,包括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秘書長王松苗、廣州市文物局局長兼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副局長劉曉明、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館長易西兵、立法會議員及香港地方志中心總編輯劉智鵬教授、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常任秘書長沈鳳君、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委員彭韻僖女士、博物館諮詢委員會歷史專責委員會主席莫家豪教授、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游擊戰士聯誼會會長林珍,以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陳詠雯。典禮上並邀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總監張瑞森、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館長易西兵及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觀戰張雅茵擔任講者。

展覽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文物局)指導,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及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聯合主辦,並由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與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共同籌劃,香港地方志中心提供支持。展期自2025年8月29日持續至2026年7月8日,地點位於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專題展覽廳。

本次展覽的核心內容聚焦粵港兩地在抗日戰爭期間的經歷與合作,分為「粵港淪陷」、「奮力抗戰」及「抗戰勝利」三大部分,展出約四十件/套珍貴抗戰文物及約一百五十幀歷史照片。其中包括1944年中山人民抗日義勇大隊頒授予有功人員的模範銀戒指、郭沫若於1938年出版的《全面抗戰的認識》、東江縱隊使用過的布胸章及望遠鏡及電報等文物,均為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及香港歷史博物館的珍藏。透過實物與影像,展覽重現了戰時廣東及香港人民在嚴峻局勢下的堅韌與團結。
除展覽外,主辦方亦安排多項教育及紀念活動,以深化公眾對抗戰歷史的認識。於9月3日抗戰勝利紀念日當天,將舉行抗戰集體藝術創作、抗戰電影《同學們》免費放映,以及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游擊戰士聯誼會副會長林鳴與本地中學生的對談。館內亦設有抗戰圖書角、專題講座、工作坊、抗戰影像放映及主題導賞等活動,並與教育局合作開展中學生培訓計劃及閱讀推廣。此外,館外亦有社區巡迴展覽、工作坊及抗戰遺址實地考察等,將歷史教育延伸至不同社群。
粵港兩地同根同源,在抗日戰爭中均遭受嚴重破壞與人員傷亡,但亦孕育了深厚的同舟共濟精神。兩地的軍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協同作戰,支援前線、保護平民及維持後方供應,東江縱隊作為華南地區重要的抗日武裝力量,為全國抗戰勝利作出重要貢獻。今次展覽以八十周年為契機,透過翔實史料與視覺呈現,系統梳理相關歷史脈絡。
開幕現場氣氛莊重,嘉賓與觀眾在主持人引領下參觀展區,詳細聆聽團隊講解展品來源與背後故事。與會者在簽到冊留下姓名以示紀念,並於大堂合影留念。大會特設影音播放區,循環播放歷史影像與口述記錄,讓觀眾在視聽交融的氛圍中感受戰時情景。展場內秩序井然,訪客在燈光映照下逐一觀賞展品。
展覽開放時間為三月至九月每週一至三、五至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十月至二月則至下午5時閉館,逢星期四(公眾假期除外)及農曆年初一、二休館,免費入場。市民可踴躍參與,加深對粵港抗戰歷史的認識,並在回顧歷史的同時,珍惜和平的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