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宣布不參加聯合國第四輪國別人權審議】

· 國際
Section image

美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代表團近日正式通知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美國將不參加原定於今年11月6日舉行的第四輪國別人權審議(UPR)。聯合國方面對此表達遺憾,並強調國別人權審議是國際人權合作的重要平台。

聯合國人權高專辦發言人拉維娜·沙姆達薩尼(Ravina Shamdasani)證實,美國已正式通知將不參與即將舉行的審議。她表示,高專辦對美國「拒絕參加」這一所有成員國共同參與的重要審議進程感到遺憾,並強調將繼續與美國政府、民間團體、學術界及商界在人權領域保持溝通與合作。

國別人權審議(UPR)是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於2007年設立的機制,要求所有193個會員國每4.5至5年接受一次人權紀錄審查。該機制旨在促進各國就人權議題平等對話及建設性合作。自2008年以來,所有會員國已完成三輪審議,第四輪審議於2022年啟動。

美國曾分別於2010年、2015年和2020年接受前三輪審議。在2020年第三輪審議期間,116個國家及聯合國機構、非政府組織共對美國人權狀況提出347條建議,涵蓋種族、宗教、性別歧視、警察暴力、移民權利等議題,並敦促美國批准多項國際人權公約及重返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

美國方面並未公開具體退出原因。根據美國國務院官員說法,總統特朗普早前已簽署行政命令,決定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理由包括該理事會未能譴責嚴重人權侵犯者。外界普遍認為,美國國內政治氛圍及對國際人權機制的態度亦可能影響其決定。此舉被分析認為,將削弱聯合國人權機制的普遍性與公信力,也可能影響美國在全球人權事務中的形象。

儘管美國決定不參與本輪國別審議,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強調,將繼續通過其他渠道與美國合作,推動全球人權進步。國際社會呼籲美國重新考慮立場,以展現其對全球人權承諾的責任與擔當。

web page counter